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卷五十二部分翻译

卷五十二部分翻译

查看卷五十二全诗

  庾悦字仲豫,颍川鄢陵人。曾祖庾亮,是晋朝的太尉。祖父庾羲,是晋朝的吴国内史。父亲庾准,是晋朝的西中郎将、豫州刺史。

  庾悦年轻时当卫将军琅王牙王的行参军、司马,又转任主簿,后又转任右长史。桓玄辅佐晋朝,兼任豫州刺史,用庾悦当别驾从事史。庾悦又迁任骁骑将军。桓玄篡位,庾悦转任中书侍郎。高祖平定京城,武陵王司马遵承接朝廷命令,以庾悦为宁远将军、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又因病离职。

  镇军府又任命庾悦为谘议参军,再转任车骑从事中郎。刘毅请庾悦当抚军司马,庾悦没有就任。他又迁任车骑中军司马,随同高祖征讨广固,竭尽全力。卢循进逼京城,高祖用他当督江州、豫州西阳、新蔡、汝南、颍川、司州的恒农、扬州的松滋六郡诸军事、建威将军、江州刺史,从东路到鄱阳。卢循部将英纟斗带一千多人截断五亩峤,庾悦击败他们,前进占据豫章,断绝了卢循的粮食道路。

  当初刘毅家在京口,非常贫穷,常常和乡亲士族人士一起到东堂射覆。当时庾悦当司徒右长史,暂时到京口,邀请兖州府的将吏一起从东堂出来。刘毅走在前面,派人告知庾悦,并说:“我好久以来一直很困顿,想弄一个游集地方也很难。先生是大红人,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进行娱乐,我希望能把这个射堂让给我。”庾悦一向奢豪大方,这时只向前走,根本不回答刘毅的话。众人都避开庾悦,只有刘毅继续射覆。庾悦的酒席办得很丰盛,但没有叫刘毅。刘毅也不离开,庾悦很不快活,过一会儿自动退走。刘毅又派人对庾悦说:“我今年没有吃过子鹅,也许你能把剩余的烤肉赐给我吃。”庾悦又不答应。卢循平定后,刘毅请求当都督江州军事,因为江州是内地,应该以治理百姓为务,不应设立军府,上表陈述说:“我听说天道有时盈满、有时虚空,循环不已。政治则有时增加,有时减损,是它的特点。时代不好而政治不改革,人民凋零而事务不减,便无法诊救已危险的疾病,挽留将死去的人民。近来祸乱常常爆发,干戈不停。江州这么一小块地盘,正位于朝廷和叛军的中间,力量弱小,人民低劣,但是偷运财物不止。从桓玄以来,加以驱使逼迫毁坏,以至男儿不被豢养,女子没有匹偶,百姓逃亡东西,躲避到深远的山区和水泽。如果不是财尽力竭,是不会到这步田地的。如果不善心抚慰,有所改革,那么就只能留下遗民的哀叹,这种情况必然会重新出现。我偶然错被任为统督职务,非常同情这里人民的遭遇。况且设立官职,军务和政务分开进行处理,治理人民以安定为主,开展军事以完成事务为重。如今军政统一兼任,大概是暂时的措施。因袭一久,于是变成了老规矩。江州在国家腹心地区,连接扬州和豫州,屏障和防护的设置,确实是重复了。当年胡人侵扰,纵马江边,抵抗他们的措施,大约出于权宜之计。以温峤那么明达的人物,大小事都由自己决定,仍觉得那种弊端很多,谈这个问题时很详细。今日江东区区小块土地,户口不满几十万,地不过几千里,但统治的官府林立,没有减损。从大范围讲,确实是国家的耻辱。况且江州地方没有军队,但是军府仍然摆在那里,文武将吏,用费不少,这怎么是经营国家的好政策,扬汤去火,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呢?此州与长江相连,人民户口不多,加上驿亭艰险而远隔,转运往返,常常有浪费的。这不是因地制宜,消除弊端的办法。我认为应该解除军府,政务州府移到豫章(今南昌),那里正处在十郡的中央。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几年时间,就可以恢复生气。而且属县经济困难,也应该合计。而劳役征调和送迎公务,使人民不得休养,我认为应该随机减损,以缩小公用经费。刺史庾悦,从赴任州的长官以来,很有同情百姓的善心。但是纲经不明,自然不是轻易能整治的。寻阳接近蛮人地区,应该有兵防守,可以就州府的一千兵士,帮助郡城的戍守工作。”于是朝廷解除庾悦的都督和将军职务,以刺史的身份移镇豫章。刘毅以亲信部将赵恢带一千兵士守卫寻阳。建威军府的三千人都配到刘毅的军府中。刘毅的符令很严厉,多次侮辱庾悦。庾悦很不得意,背上长了大疮,到豫章几天便死了,当年三十八岁。被追认为征虏将军。又因为广固的战功,被追封为新阳县五等男。

  王诞字茂世,琅王牙临沂人。是太保王弘的堂兄。祖父王恬,官至中军将军,父亲王混官至太常。

  王诞年轻时很有才华。晋朝孝武帝逝世,堂叔尚书令王王旬写哀悼文,好久都未写成功,便告诉王诞:“犹少序节物一句。”于是拿出文章给王诞看。王诞提笔加了一句,接王王旬文中的“秋冬代变”后写道:“霜繁广除,风回高殿。”王王旬叹赏这句非常清丽秀拔,于是用了它。王诞继承雉乡侯,拜任秘书郎、琅王牙王文学、中军功曹。

  隆安四年(400),会稽王的世子司马元显设置后军府,又用王诞补任功曹。不久又拜任尚书吏部郎,同时还当后军长史,兼庐江太守,加镇蛮护军。转任龙骧将军、琅王牙内史,长史还照旧。王诞结交司马元显的宠人张法顺,所以也被司马元显所宠爱。司马元显娶小老婆,王诞为他迎亲。又随同本府转任骠骑长史,将军、内史还照旧。元显讨伐桓玄,想杀掉所有姓桓的人。王诞反复地陈说桓修和桓玄志趣不同,因此桓修等免除灾难,桓修是王诞的外甥。到桓玄得势时,王诞将被杀,桓修又为王诞求情,陈说自己之所以活下来的原因。于是把王诞迁到广州。卢循据有广州,用王诞当他的平南府长史,很重视他。王诞久客异乡,想回到内地,于是游说卢循说:“下官流落在这里,承蒙你的特别看待。义士感激知已之人,我确实想报答于你。我本来不知军事,在此地没有什么用处。一向被刘裕所熟知,情谊不浅。如果我能回到北方,必定会得到他的信任。公私之际,我一定想法报答你的厚恩,总比把我留在这里徒然浪费岁月强得多。”卢循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当时广州刺史吴隐之也被卢循强迫留在身边。王诞又说:“将军今日留下吴公,于公于私都没有好处。孙伯符难道不想留下华子鱼吗?只因一土不容二王罢了。”于是王诞和吴隐之都得以回到北方。

  他回来便被任为员外散骑常侍,还未拜任,高祖便请他当太尉谘议参军,转任长史。王诞忠心侍奉刘裕,日夜不松懈。高祖很信任依仗他,北伐广固的时候,王诞兼任齐郡太守。卢循从蔡州南逃,刘毅坚决请求追击,高祖犹豫不决。王诞私下对高祖说:“主公已经平定广固,再灭卢循可说是功高盖世,勋业无比。如此大权威怎么能让别人分享呢?刘毅和主公同时以布衣崛起,只不过一时相互推让而已。如今他既然已失败过一次,不应该再叫他立功勋。”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义熙七年(411),以王诞为吴国内史,母亲去世,他辞了职。高祖征讨刘毅,起任他为辅国将军。王诞坚决辞让将军称号,穿着丧服随从征讨。当时诸葛长民代管太尉留府事务,心中不安,高祖也很担心诸葛长民。刘毅平定后,王诞请求率先东下。高祖说:“诸葛长民似乎有猜疑的心思,你怎么能轻易东下。”王诞说:“诸葛长民知道我很得主公的垂青,今日我独身先到,必定以为没有什么事,正可以稍稍安定他的心绪。”高祖笑着说:“你真比贲和育还胆大啊!”于是王诞先回。

  九年(413),王诞去世,当年三十九岁。因为南北两次随军征讨,被追封为作唐县五等侯。他的儿子王诩,当宋国的世子舍人,早死。

推荐古诗: 秋浦途中题桃花夫人庙山中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田园乐七首(采菱渡头风急)庆清朝慢(禁幄低张)颂(春有百花秋有月)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贺新郎(挥手从兹去)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

推荐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罢黜百家  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感交集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门思过  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闻强识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