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教师教学用书》有感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初三作文的作文大全 > 读《教师教学用书》有感

读《教师教学用书》有感

——心里有数

成师附小陈科

在这次读书活动中,我们备课组教师根据本组确立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处理有效性研究"的小专题开展了读书交流."主题图"是"北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然而,由于"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这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怎样理解主题图的用意为教学服务呢在实践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一定要会读《教师教学用书》.

在教学用书中谈到,现在使用的教材是第三版实验教材,由多位数学家,教育家和特级教师编写而成.所以,教材中的每一个主题图都是经过他们潜心研究积极实践而定的,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这让我想起了,以前也埋怨主题图产生的歧义和不合适,而不深入的去吃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就盲目地进行改编,结果适得其反,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理解"主题图"的用意,把握教学目标.

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出示主题图后,就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达不到教学目的,浪费时间.所以理解"主题图"的意义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其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分析,教材"主题图"提供的情景与学生原有的哪一种生活经验有关,可以引导学生从哪个角度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二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分析,通过教学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一些数学知识,是否有利于学生再创造,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九册《动手做》一课中,教材创设了一个"动手做"的情境,"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旨在让学生知道只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画一条垂直线段锯开,再平移到另一边,就可以拼成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从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初看,这个问题很简单.再想,要让学生把这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尽可能大,否则学生的做法千奇百怪,达不到教学目标.

所以现在每次上课前,我们备课组教师都会先通过读教师用书对"主题图"议一议,然后梳理本课教学目标,从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发现主题图中隐含的数学问题是教学的关键.

如果一个主题情境展开后,学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时,这样的主题情境至少在相关数学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

例如,在《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中,教材安排了"拿铅笔的活动".主题图展示的是三个同学拿出各自所有铅笔的,其中有两个小朋友拿出的铅笔数同样多.这时,第四个小朋友问:"拿出的铅笔数为什么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呢"教学时,袁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后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结果第一个学生就准确地指出了原因,全班同学赞成.袁老师一愣,我们听课的老师也愣了,原本的预设和对活动的分析已显得无太大的价值了.

课后,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对此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首先是低估了学生的水平,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对主题图的用意,理解不够深入.主题图中第四个小朋友的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说你发现了什么,而是让学生尝试提问题.主题图所展示的各个环节就是分数再认识的探索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材在呈现主题图中,并没有先让孩子说说发现了什么,而是先让孩子提出问题.

所以教师一定要读透教材挖掘主题图的隐含内容,把发现数学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三,"主题图"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体现三维目标.

"主题图"教学不单纯是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一特点.

如在教学《2,5的倍数特征》时,"主题图"设计了让学生从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和2的倍数并观察特征的活动.5和2的倍数特征只要学生多举几个例子,就能发现,为什么书上还要以表格为载体呢通过阅读教师用书,我们发现其意图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特征.当学生将多种探索方法进行比较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列表的优越性,既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教材注意结合"主题图"适时渗透思想教育.如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锻炼身体等.这就是"主题图"教学所反映的精神实质.上好这一课,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喜爱,更能激发起他们想学好数学的愿望,为今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做好准备.

总之,要把握好新教材中"主题图"这一特色,就从教师用书读起,做到心中有数.

相关作文: 围棋考段滑滑板我的严肃老妈秋天到五子棋比赛捞蝌蚪做作业校园里美好的童年生活春风是什么着色妈妈的脸真美丽

标签:教师教学用书有感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伶百俐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